学科发展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 医界专家多维度献策肿瘤风险评估与系统干预

健康界 2018-03-27

“根据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显示,2007年-2016年癌症均居北京市死因首位。”3月24日,在北京协和医学学术礼堂举行的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肿瘤风险评估及系统干预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健康管理联盟整体医学中心联合成立大会上,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主任王宁表示,应规范肿瘤诊疗,加强患者预后,利用综合康复手段做好肿瘤风险评估与系统干预,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围绕“设立肿瘤咨询智库,科普中国行”这一主题,现场与会专家分别从心理、免疫功能、营养等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临床实践经验。

肿瘤患者的精神心理障碍值得关注

“五分之一的非小细胞患者在诊断初期会出现抑郁情绪,而且倾向于持续存在。胰腺癌患者可能在出现躯体体征之前就首先出现抑郁、焦虑、躁动和失眠等症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心理科姜荣环认为,关注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是肿瘤治疗环节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接受癌症的诊断,克服恐惧、抑郁和否认情绪,降低痛苦,促进采用解决问题取向的策略,增强患者控制感,同时还能帮助患者增强癌症的治疗能力,寻找生存的意义。

可从五方面评估免疫功能

“免疫”是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以维护人体健康。免疫功能降低,机体就会对感染(常见的感冒和其它病毒或细菌)和肿瘤细胞生长缺乏抵抗力。免疫功能过强,机体免疫功能则会攻击自身细胞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据暨南大学转化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尹芝南介绍,“一个正常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胸腺和骨髓造血细胞功能相应下降,机体免疫力也会逐渐降低。”经过他多年的研究发现,肿瘤患者的免疫细胞较正常人相比较,有明显的“衰老”迹象。

文章来源:健康界